改变教学方式,提升课堂效益—— 育秀实验学校开展区九年级语文学科教研活动
(通讯员 周小锋/文 范爱民/摄)5月13日下午,为促进区语文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,以“关注学情 查漏补缺”为主题的区九年级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在育秀实验学校顺利开展。本次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宋姬主持,全区九年级语文教师参加。
活动伊始,由育秀实验学校的王瑜、王晶晶两位教师执教《记叙文阅读讲评》和《说明文阅读讲评》两节复习课。王瑜老师的课以《后妈也是妈》为例,通过变式原题、迁移中考题等方式,巩固了记叙文几种典型题型的思考路径和答题方法,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。王晶晶老师的课以《中国瓷器》为例,从梳理行文思路入手,建立起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;又引导学生审清题干,明确答题方向;最后,将归纳答题方法和分析现存问题相结合,帮助学生查漏补缺,提升解题能力。这两堂课都打破了教师惯有的“一讲到底”的教学模式,展现了以学生自主讲评为主,教师引导为辅的新型教学形式,调动学生自主学和互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以更强的实力、更好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。
课后,围绕本次研讨主题,老师们畅所欲言,肯定了这两堂课形式新颖,内容充实,教师充分关注学情以及精准落实考点、难点以及答题方法,深入研讨,取长补短,互相交流提升课堂实效的经验。
最后,教研员宋姬老师对两堂教学课作了透彻的分析。首先,她肯定了这两堂课均切实贯彻了复习目标,达到了预期效果,能给区内老师在中考冲刺阶段的阅读讲评时,有一个好的示范和启发,是两节成功的课。其次,她分析了课堂上能处理得更好一些的细节问题,使讲评更有针对性。活动的尾声,宋老师按中考知识模块,分享了她的一些思考,以帮助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效益。
本次教研活动,为全区九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,开创了新的格局。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,也是一门艺术。相信在中考最后的冲刺阶段,全体九年级教师们会向着目标出发,更好地带领学生们继续前行,收获一路芬芳。
相关信息